特别困难和特殊困难一样吗,特殊困难是不是特别困难,特别困难的认定标准
2025-09-03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特别困难与特殊困难在资助政策语境中为同一概念,均指家庭经济状况极端困难、无法承担教育费用及基本生活支出的学生群体。其认定标准如下:

  一、核心认定标准

  经济状况极度拮据: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或因突发重大变故(如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导致基本生活无法保障。

  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经济压力很大,难以支付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

  特殊群体身份:

  涵盖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等。

  包括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的学生。

  突发状况影响:

  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如癌症、尿毒症)需长期高额治疗,医疗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极高(如超过80%)。

  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导致家庭经济崩溃,或父母因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极度困难。

  二、典型认定情形

  家庭经济状况极端困难:

  孤儿、烈士子女、低保户、特困供养学生等。

  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崩溃。

  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城镇父母双下岗、单亲家庭且缺少经济来源、农村纯农户家庭等。

  家庭可部分支付学费,但生活费用仍需通过勤工俭学补充,整体经济压力较大。

  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困难:

  家庭收入偏低或负担较重,不能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支出。

  家庭经济基础尚可,但因突发性支出或多子女教育负担导致短期困难。

  三、认定流程与依据

  量化指标: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的可认定一级困难(特别困难)。

  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2倍之间的可纳入二级或三级困难(困难或一般困难)。

  民主评议机制:

  学校通过班级评议小组(含学生代表)对申请材料进行背靠背评分,确保公平性。

  动态调整:

  如家庭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离异、新增负债),可申请重新认定等级。

  材料真实性:

  需提供加盖公章的困难证明(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出具),以及医疗发票、失业证明等辅助材料。

  伪造材料将纳入征信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