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策框架与总体目标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教育大省,始终将教育公平作为民生工程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覆盖全学段、多元资助"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23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120亿元,惠及学生580余万人次,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立体化保障网络。
第二章 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第一节 政府资助项目
1. 三儿资助计划
1. 实施对象: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
2.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动态调整)
3. 申请流程:秋季开学后30日内向就读幼儿园提交申请,需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2. 民族地区免费学前教育
1. 覆盖区域: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及乐山市马边、峨边等民族待遇县
2. 保障内容:免除保教费,提供生活补助(每生每年1500元)
3. 实施方式:由省级财政全额保障,受益幼儿达15万人
第二节 地方特色举措
· 成都市"雏鹰计划":对低保家庭幼儿在获得省级资助基础上,额外提供每生每年2000元生活补助
·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配套建设1000个村级幼教点,配备"一村一幼"辅导员,财政全额保障人员经费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资助体系
第一节 普惠性资助项目
1. 四免政策
· 免学杂费:小学每生每年600元,初中800元
· 免作业本费:小学3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
· 免教科书费:国家课程教材全免费,地方课程教材由省级财政承担
· 免住宿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免除住宿费(标准由各地制定)
2. 营养改善计划
· 覆盖范围:全省183个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 补助标准:每生每天5元(全年按200天计,1000元/生·年)
· 实施方式:采用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企业配餐为辅,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亿元
第二节 专项资助项目
1. 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 寄宿生: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
· 非寄宿生:小学500元/生·年,初中625元/生·年
· 特殊群体:对脱贫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按最高标准补助
2. 民族地区教育扶持
· "9+3"免费教育计划:对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学生,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可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
· 民族班专项:在内地优质高中开设民族班,每年招收2000名民族地区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资助体系
第一节 国家资助项目
1. 免学费政策
· 对象: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等)
· 标准:省级示范高中每生每年920元,市级示范高中650元,一般高中540元
2. 国家助学金
· 分档资助:一档3000元/年(特别困难),二档2000元/年(困难),三档1000元/年(一般困难)
· 覆盖比例:在校生30%左右,优先保障脱贫家庭学生
第二节 地方特色项目
1. 教育扶贫救助基金
· 设立层级:省、市、县三级财政按比例配套
· 救助范围:对享受国家资助后仍有困难的学生,可申请生活费、教科书费、住宿费等补助
· 最高限额:每生每年不超过5000元
2. 民族地区高中"两免一补"
· 实施区域:民族自治县(含享受民族待遇县)
· 具体内容:免学费、免课本费,给予生活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
第五章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
第一节 核心资助政策
1. 免学费政策
· 覆盖范围: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
· 补助标准:民办学校按当地同类型公办学校学费标准给予补助
2. 国家助学金
· 资助对象:涉农专业学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资助标准: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分档发放(1000-3000元)
第二节 特色培养计划
1. "9+3"免费职业教育
· 招生范围:民族地区初中毕业生
· 保障措施:免学费、住宿费、书本费,补助生活费(每生每年3000元)
· 就业支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2. 雨露计划
· 补助对象:接受中高职教育的脱贫家庭学生
· 补助标准:每生每年3000元,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
第六章 高等教育资助体系
第一节 本专科教育资助
1. 国家奖学金
· 奖励标准:8000元/生·年
· 评选比例:在校生0.2%
2.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奖励标准:5000元/生·年
· 评选条件: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
3. 国家助学金
· 资助标准:平均3300元/生·年,分三档发放
· 覆盖比例:在校生28%左右
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 贷款额度:本专科生最高16000元/年,研究生20000元/年
· 优惠政策:在读期间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还款期限最长22年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资助
1. 学业奖学金
· 博士:10000元/生·年(覆盖70%)
· 硕士:8000元/生·年(覆盖40%)
2. 国家助学金
· 博士:1300元/月(每年10个月)
· 硕士:600元/月(每年10个月)
3. "三助"岗位津贴
· 助研:由导师科研经费支付,月均不低于300元
· 助教、助管:由学校统筹安排,月均不低于400元
第三节 地方特色项目
1. 建档立卡本专科生特别资助
· 资助标准:每生每年4000元(学费+生活费)
· 申请方式:通过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在线申请
2.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奖补
· 对象: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
· 奖补标准: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累计不超过24000元
第七章 特殊群体专项资助
第一节 残疾学生资助
1. 学前教育阶段:在享受普惠政策基础上,每生每年增加1000元生活补助
2. 义务教育至高中阶段:免除课后服务费、研学旅行费等代收费项目
3. 高等教育阶段:设立残疾大学生专项助学金,最高可达5000元/年
第二节 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1. 学费减免:本专科生每年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不超过20000元
2. 生活补助: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入校后可获得5000-10000元奖励
第三节 灾后重建专项
1. 临时生活补助:因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2000-5000元应急资助
2. 学费减免:对受灾严重地区学生,可减免当学年50%学费
第八章 资助管理与监督机制
第一节 精准认定机制
1. 量化测评体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包含10大类32项量化指标
2. 动态调整机制:每学期开展家庭经济状况复核,及时调整资助等级
3. 信息比对系统:与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第二节 资金监管体系
1. 专户管理:各级财政资助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封闭运行
2. 绩效评价:将资助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考核,重点考核资金到位率、政策知晓率
3. 审计监督:建立年度审计制度,对违规套取、截留资金行为严肃追责
第九章 政策特色与创新
第一节 智慧资助平台
1. "蜀资助"APP:集成政策查询、在线申请、进度跟踪等功能,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 人脸识别认证:在助学金发放环节引入生物识别技术,确保资金精准到人
第二节 育人融合机制
1. "资助+励志"教育:开展"诚信教育月""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建立受助学生成长档案
2. 就业帮扶计划:对脱贫家庭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5.6%
第十章 申请指南与咨询渠道
第一节 申请流程
1. 秋季学期:9月1日-9月30日集中申请
2. 申请材料:
·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村居委会或相关部门出具)
· 学生证(新生提供录取通知书)
· 银行卡复印件(需标注开户行信息)
第二节 咨询方式
1. 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陕西街26号
2. 各市(州)学生资助中心(联系方式详见教育厅官网)
第十一章 常见问题解答
Q1:申请资助需要开具贫困证明吗?
A:需要。需持《四川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盖章。
Q2:助学贷款还款逾期会影响征信吗?
A:会。请务必按合同约定还款,确有困难的可在毕业前申请还款计划变更。
Q3:同时符合多项资助政策如何申请?
A: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享受最高标准资助,不得重复享受同类资助项目。
Q4:对资助政策有异议如何申诉?
A:可向就读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诉,或拨打四川省教育厅监督电话
第十二章 政策发展趋势
1. 数字化转型:2025年前实现全省资助业务100%线上办理
2. 保障水平提升:逐步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研究生奖助力度持续加大
3. 精准度提升: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监测预警系统
四川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不断优化政策设计、完善保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切实织密织牢教育公平保障网,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支撑。(整理: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四川省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详解,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立体化保障网络
2025-06-26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