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类贫困生(其他特殊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解析
根据教育部及地方学生资助政策,第十三类贫困生作为兜底条款,覆盖未明确列出的特殊经济困难情况。其认定标准需结合地方细则,但通常包括以下核心依据:
一、基础认定条件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1.5倍,或家庭负债超过年收入2倍以上。
家庭遭遇持续性经济困难(如长期失业、慢性病治疗等)。
特殊困难情形
需提供证明材料(如医疗诊断书、社区困难证明、民政部门认定等)。
二、常见特殊情形及认定标准
单亲家庭
认定材料:户口本(仅一方家长)、死亡证明/离婚证、社区出具的抚养证明。
附加条件:子女在读人数≥2人,或单亲家长残疾/患病。
多子女家庭
认定标准:同时有≥2名子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大学)就读。
证明材料:所有子女学生证、学费缴纳凭证。
家庭成员长期患慢性病
认定材料:三甲医院诊断书、近1年治疗费用清单(自费部分≥家庭年收入30%)。
病种范围:恶性肿瘤、尿毒症、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等。
突发重大经济支出
认定标准:因意外灾害、交通事故等导致家庭单次支出≥家庭年收入50%。
证明材料:事故鉴定书、维修/赔偿发票、村委会/居委会证明。
其他特殊情况
如:孤寡老人抚养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见义勇为导致经济困难等。
认定方式:需经班级评议+学校资助工作组审核+社区/民政部门调查。
三、综合评估指标
地方低保线对比: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低于当地农村/城市低保线1.5倍。
刚性支出占比: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是否超过家庭年收入60%。
家庭债务情况:是否因治病、上学等背负高额债务(如教育贷款≥5万元)。
特殊困难证明:需由村委会/居委会、乡镇民政部门盖章确认。
四、认定流程
学生申请:提交《特殊经济困难申请表》+证明材料。
班级评议:班委会/团支部评议,公示3天。
学院审核:辅导员核查材料真实性,院资助小组评审。
学校复核:学生处复核,公示5天,无异议后建档。
五、政策动态提示
区域差异:部分省份对“长期慢性病”限定为医保目录内病种,或要求治疗持续≥2年。
技术辅助:多地通过大数据比对家庭收入、医保记录、地方低保数据等。
简化措施: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可“先资助后补办手续”。
建议:具体标准以学校或教育局公告为准,可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或拨打热线12391咨询。申请时需如实填报,虚假材料将取消资格并追责。
国家13类贫困,十三大类贫困生,第十三类贫困生认定标准有哪些?
2025-04-16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