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三类学生?十三类家庭贫困学生指哪些?十三类特殊学生群体有哪些
2025-04-16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十三类学生群体解析(基于中国学生资助政策)

  根据教育部及地方学生资助政策,“十三类学生”通常指家庭经济困难或特殊情况的十三类学生群体。这一分类旨在精准识别需帮扶对象,提供差异化支持。以下是具体分类及说明:

  一、家庭经济困难类(核心群体)

  城乡低保家庭学生

  认定:持有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证明。

  资助:优先获助学金、学费减免。

  特困供养学生(三无人员)

  认定: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

  资助:全额学费减免+生活补助。

  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认定:父母双亡/失踪,或监护人无抚养能力。

  资助:专项助学金(如“福彩圆梦”计划)。

  烈士子女、优抚对象子女

  认定:父母因公牺牲或持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优抚证明。

  资助:勤工助学优先、困难补助。

  残疾学生

  认定:持有残联核发的残疾证(二级以上优先)。

  资助:考试辅助设备补贴、无障碍设施支持。

  残疾军人子女

  认定:父母为现役或退役残疾军人。

  资助:学费减免50%起,助学贷款优先。

  家庭主要成员患重大疾病

  认定:三甲医院诊断书及大额医疗支出证明。

  资助:临时困难补助、医疗绿色通道。

  家庭主要成员残疾

  认定:家庭成员残疾证(影响劳动能力)。

  资助:助学金倾斜,心理支持服务。

  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

  认定:乡镇/街道出具的灾害损失证明。

  资助:一次性应急补助,临时岗位优先。

  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

  认定:乡村振兴部门信息系统在册。

  资助:雨露计划补助(中职/高职生3000元/年)。

  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

  认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线1.5倍。

  资助:助学贷款优先,技能培训补贴。

  城市困难家庭学生

  认定:失业、零就业家庭证明或社区困难认定。

  资助:校企合作岗位推荐,交通/住宿补贴。

  其他特殊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长期慢性病等特殊情况。

  资助:个性化帮扶(学费缓交、物资捐赠)。

  二、资助措施共性

  资金扶持: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年)、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

  政策倾斜:勤工助学岗位优先(月薪≈400-800元)。

  服务保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校友结对帮扶。

  三、政策动态提示

  乡村振兴衔接:脱贫家庭学生跟踪帮扶至2025年。

  技术赋能:多地通过大数据比对自动预警潜在资助对象。

  简化流程:部分省份推行“诚信承诺+容缺办理”机制。

  建议:具体认定标准以学校或教育局公告为准,可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查询细则,或拨打热线1239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