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户的困难等级解析
一、建档立卡户的定义与识别标准
建档立卡户是脱贫攻坚期根据“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原则识别的贫困家庭,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2020年为4000元/年)。
存在因学、因病、因残等致贫风险。
住房安全无保障(如危房)。
二、困难等级划分标准
困难等级通常分为三类,建档立卡户多被归为较高档次:
三、政策扶持与困难等级的关系
教育扶持
特别困难学生:优先获得最高档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生活补助。
一般困难学生:可申请普通助学金或校园地贷款。
医疗救助
特别困难家庭:享受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兜底政策。
一般困难家庭:按比例报销医疗费用。
住房保障
特别困难户:优先获得危房改造补贴或易地扶贫搬迁名额。
四、脱贫后的政策调整
身份转换:脱贫后建档立卡户转为“脱贫户”,但仍可享受过渡期政策(如5年内逐步退出)。
动态监测:若家庭收入不稳定,可能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继续帮扶。
分类管理:特别困难脱贫户可申请“重点监测”,延续部分专项扶持。
五、如何确认困难等级?
评估流程: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入户调查,结合家庭收入、支出、资产等综合评估。
公示环节:初步评估结果需在村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动态调整: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后,可申请调整困难等级或退出帮扶。
建议:若需确认具体等级,可联系户籍地乡村振兴局或村委会查询家庭档案记录。
建档立卡属于几档困难?建档立卡是一般困难还是特别困难
2025-04-16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