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生活来源如何填写?无生活来源怎么判定?
一、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
开源措施
寻找兼职或临时工作:通过招聘平台、熟人介绍或社区公告,寻找力所能及的兼职,如家政服务、外卖配送、临时促销等。
利用技能变现:若有绘画、写作、编程等技能,可在网络平台承接项目;或通过自媒体创作内容,获得流量收益。
申请政府救助: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福利。
变卖闲置资产:出售闲置物品(如旧衣物、家电)或出租闲置房屋,获取短期收入。
节流措施
制定预算计划:详细记录收支,削减非必要开支,优先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利用公共资源:申请公共住房、免费医疗、教育补贴等,降低生活成本。
长期规划
提升技能:参加免费或低成本的技能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
创业尝试:若有一定积蓄,可尝试低成本创业,如摆摊、网络微商等。
二、生活来源怎么填写?
常见填写方式
家庭供给:填写“父母资助”“配偶收入”等,需注明家庭成员职业及收入情况。
政府救助:如领取低保、失业金、特困人员供养金等,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编号。
劳动收入:填写工资、奖金、兼职收入等,需附上工作单位证明或银行流水。
财产性收入:如租金、股息、利息等,需提供资产证明及收益记录。
填写注意事项
真实性:确保填写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避免虚假申报。
完整性:若有多种收入来源,需逐一列出并注明金额。
合规性:遵循申请表格要求,必要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三、无生活来源怎么判定?
认定标准
收入低于最低标准:个人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如部分地区为每月800元)。
财产符合规定: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资产总额低于当地特困人员财产认定标准。
无稳定收入渠道:无固定工作、经营收入或定期财产性收入。
认定流程
申请:向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交书面申请,提供身份证明、收入及财产状况声明。
审核: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核对等方式核实情况。
公示:初审结果在社区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送县级民政部门。
确认: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救助供养待遇。
特殊情形
法定赡养人无履行能力:如赡养人为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重大疾病或残疾:因病或残疾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收入来源。
四、法律依据与政策支持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明确无生活来源的认定标准及申请流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低保申请条件及待遇标准。
地方性政策:各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和财产认定标准。
五、注意事项
主动求助:若确实无生活来源,应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并申请救助。
保留证据:保存收入证明、财产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以备申请时使用。
避免欺诈:虚假申报可能导致法律责任,需如实提供信息。
没有经济来源怎么办?生活来源怎么填写?无生活来源怎么判定?
2025-04-10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