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类学生”通常指的是以下七类家庭经济困难或需要特殊关怀的学生群体: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定义:家庭经济状况被扶贫部门认定为贫困,并建档立卡的学生。
证明材料:扶贫手册或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需标明“某某学生家庭为建档立卡户”。
低保家庭学生
定义:家庭经济状况被民政部门认定为低保家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学生。
证明材料:低保证或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需标明“某某学生家庭享受低保政策”。
特困供养学生
定义:家庭经济状况被民政部门认定为特困供养,家庭完全失去经济来源,无法凭自己能力完成学业的学生。
证明材料:特困供养证或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需标明“某某学生为特困供养学生”。
孤残学生
定义:孤儿和残疾学生。
证明材料:孤儿证、残疾证或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
烈士子女
定义:父母为烈士的子女。
证明材料:烈士证或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证明。
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
定义: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证明材料: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因灾导致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的相关证明,需于受灾当年提出申请。
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定义:本人或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遭受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证明材料:
疾病:符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保障条件的,需提供医保报销凭证和病历复印件。
事故:死亡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和居民户口注销证明;失踪需提供公安机关或县级以上人民法院出具的失踪证明和居民户口注销证明;丧失劳动能力需提供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劳动能力鉴定证明;无民事行为能力需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法院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决书。
“七类学生摸排”:指的是学校或教育部门针对上述七类学生进行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目的是确保这些学生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资助,以顺利完成学业。摸排工作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评估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家庭收入、负债情况、父母职业等,以判断家庭是否面临经济困难。
查阅政策文件:了解七类学生的具体定义和资助条件。
对比家庭情况:将家庭情况与政策文件中定义的七类学生进行对比,以确定学生是否符合资助条件。
提供证明材料:学生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扶贫手册、低保证、残疾证等。
咨询与指导:如对政策理解存在疑问或不确定学生属于哪一类,可咨询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7类学生是指哪7类?七类学生是什么,什么叫七类学生,七类学生摸排指哪七类?
2025-10-13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