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贫困生,贫困生的界定标谁,什么样的学生算贫困生?
2025-10-11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贫困生的认定及界定标准如下:

  一、贫困生的认定流程

  提前告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会在新学年开学后向学生或监护人告知认定工作事项,并宣传相关资助政策。

  个人申请:学生或监护人自愿如实填写申请表,并提出认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低保证、残疾证等。

  学校认定:学校认定小组根据学生或监护人提交的申请表进行核实。核实形式包括参考相关证明材料、家访、个别谈话、大数据分析、信函索证、量化评估、民主评议等。

  结果公示:学校会采取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及等级,接受监督并及时回应有关认定结果的异议。公示时严禁涉及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

  建档备案: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最后确定的本校各等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汇总名单,连同学生或监护人提交的申请表等资料按学年整理装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并按要求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二、贫困生的界定标准

  贫困生的界定通常基于家庭经济状况、消费情况、特殊困难等因素,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经济收入:

  家庭总收入远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如家庭主要成员失业、残疾,或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经济困难。

  家庭财产状况较少,如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较少,存款微薄,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及学业支出。

  家庭成员情况:

  家庭人口多但劳动力少,或有多名学生同时上学,经济负担沉重。

  家庭所在地处边远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经济来源。

  消费情况:

  学生日常消费明显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穿着朴素、生活节俭,较少参与高消费活动。

  学生本人月平均生活费、家庭人均收入在较低水平(如300元以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特殊困难:

  烈士子女、孤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难家庭。

  家庭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等证明材料。

  因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或学生本人患有严重疾病需高额治疗费用等。

  三、什么样的学生算贫困生

  综合以上认定流程和界定标准,贫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其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其基本学习、生活支出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需要借助外部资助,如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等方式来完成学业。

  具体来说,以下学生可能被认定为贫困生: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家庭被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享受最高档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免住宿费等。

  低保家庭学生: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可申请低保金、医疗救助、助学金等。

  特困供养学生:家庭完全失去经济来源,由国家全额供养(包括基本生活、医疗、教育费用)。

  孤残学生:孤儿或残疾学生,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或残疾人两项补贴。

  烈士子女:父母为烈士的子女,享受教育优待政策(如高考加分、助学金优先)。

  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重大疾病学生: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导致经济困难,可申请临时救助、慈善帮扶。

  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边缘户子女、优抚对象子女、残疾人子女、单亲家庭且经济困难者、父母无劳动能力者、低收入家庭学生等。单亲家庭若经济困难,可归入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