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长重不重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限,大学志愿服务时长认定办法
2025-10-10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长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评优评奖、入党推优的重要依据,还能为个人简历加分;志愿服务期限因项目而异,如西部计划为1-3年;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办法包括认定范围、流程、上限及违规处理等规定。以下是具体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长的重要性

  评优评奖:志愿服务时长是大学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评选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时,志愿服务时长往往是参评条件之一。部分学校要求,本学年个人参加志愿服务不少于20个小时才能参评某些奖学金。

  入党推优:对于申请入团、入党的同学来说,志愿服务时长也是重要的考察指标。例如,团员每年应当参加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未达标者一般不得参与团内评奖评优;入团积极分子截止发展入团之前,参加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20小时。

  个人成长:志愿服务时长反映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为简历加分:在留学、升学、就业等方面,志愿服务经历及其时长能够为个人简历增添亮点,展示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志愿服务期限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期限因项目而异。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服务期限为1-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对于校内或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期限则可能更短,根据活动安排而定。

  大学志愿服务时长认定办法

  不同学校可能制定不同的志愿服务时长认定办法,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认定范围:明确哪些活动可以认定为志愿服务,如社会服务类、社区服务类、弱势群体关注类、助学帮扶类、生态建设类、校园建设类等。同时,也会规定哪些活动不予认定,如商业性或营利性活动、与志愿服务精神本质不符的活动等。

  认定流程:包括活动申请、活动进行阶段、活动后期等环节。例如,活动开展前需要提交活动策划书和申请表进行审核;活动进行阶段需要有考核和举证;活动结束后需要提交考核表等活动完结信息。

  时长上限:对于个人或团队参与校外组织的志愿服务,可能会规定每学年累计最多不超过的时长上限,如10小时或15小时。

  违规处理: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志愿时长的行为,会取消该活动的志愿时长认定,并取消参评相关荣誉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