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学生类型及分类
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群体。根据教育部《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困难学生根据困难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特别困难(特殊困难)
定义:学生及其家庭完全不能提供基本上学费用,经济状况极度困难。
典型群体:
脱贫家庭学生(原建档立卡学生)、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农村五保户、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联认定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
家中有危重病人且无医疗保险,医疗费开支数额巨大导致家庭严重负债的学生。
因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崩溃的学生。
比较困难
定义:学生及其家庭仅能提供小部分基本上学费用,经济压力较大。
典型群体:
父母暂时双失业或父母一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
父母务农且有四名或以上子女同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学生。
家庭月总收入超出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1%—50%的学生。
单亲家庭且单亲父(母)无经济收入或收入无法维持学生本人学习、生活需要的学生。
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疾病且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学生。
一般困难
定义:学生及其家庭尚不能完全提供全部基本上学费用,经济状况一般。
典型群体:
父母务农且有两名或以上子女同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家庭经济负担一般的学生。
家庭月总收入超出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51%—100%的学生。
父母(监护人)年迈、劳动力弱、失业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家庭成员因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父母离异、监护人监护缺失或无力履行监护责任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家庭经济因素
家庭收入和资产、负债状况,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因突发变故导致家庭负债累累。
家庭赡养老人和抚养其他就学子女等负担情况,如家庭中有多个子女同时接受教育,经济压力较大。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卧病在床,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特殊群体因素
学生是否属于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特困供养家庭、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特殊群体。
学生家庭是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意外事件,如房屋倒塌、农田毁坏、交通事故等,导致家庭经济崩溃。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学生户籍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学校所在地的物价水平和学校收费标准,如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等。
学生消费水平,如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是否明显低于学校学生日常平均消费水平。
其他因素
学生本人健康状况,如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或长期卧病在床,需要高额医疗费用。
家庭突发变故,如父母离异、监护人丧失劳动能力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可以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其他情况,如家庭成员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
困难学生类型,困难学生有哪三类,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2025-09-03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