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款怎么抵扣个税,个人捐款10万可以抵扣多少税?个税捐赠30%和100%的区别
2025-09-02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慈善捐款抵扣个税的核心规则与计算方法

  一、个人捐款抵税的基本条件

  捐赠对象

  必须通过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如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进行捐赠。

  捐赠用途需为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

  扣除比例

  一般情况: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扣除。

  特殊情况: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如疫情防控、冬奥会等特定领域捐赠),可全额扣除。

  凭证要求

  需保留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公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

  若捐赠时未及时取得票据,可暂凭银行支付凭证享受扣除政策,并在90日内补交票据。

  二、个人捐款10万元能抵多少税?

  抵税金额需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免税收入 - 减除费用(如5000元/月的基本减除费用) - 专项扣除(如社保、公积金) - 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房贷利息等)。

  示例:

  张女士年收入50万元,减除费用6万元(5000元/月×12),专项扣除5万元(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4万元(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应纳税所得额 = 50 - 6 - 5 - 4 = 35万元。

  计算扣除限额

  扣除限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30% = 35 × 30% = 10.5万元。

  若张女士捐款10万元,未超过扣除限额,可全额扣除。

  计算抵税金额

  抵税金额 = 捐赠额 × 适用税率。

  示例:

  张女士适用25%的税率(应纳税所得额35万元对应税率),捐款10万元可抵税10 × 25% = 2.5万元。

  若张女士适用45%的税率(如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万元),捐款10万元可抵税10 × 45% = 4.5万元。

  特殊情况

  若应纳税所得额较低,如李先生年应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捐款10万元:

  扣除限额 = 20 × 30% = 6万元,只能抵税6 × 税率(如20%) = 1.2万元,超出部分4万元不能扣除。

  三、个税捐赠30%和100%扣除的区别

  对比项30%比例扣除100%全额扣除

  适用范围普通公益捐赠(如教育、扶贫、济困)特定领域捐赠(如疫情防控、冬奥会等)

  扣除限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无限额,可全额扣除

  政策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国务院专项政策(如财税〔2020〕9号)

  操作要点需计算扣除限额,超出部分不能扣除凭凭证直接全额扣除

  示例捐款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5万元,抵税2.5万元(10×25%)捐款1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抵税10×45%=4.5万元(假设适用45%税率)

  四、操作建议

  选择合规渠道:通过合法慈善机构或政府渠道捐赠,避免向个人账户或非法组织捐款。

  保留凭证:及时索取并保存捐赠票据或银行支付凭证,以备税务申报。

  合理规划捐赠: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控制捐赠比例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

  关注特殊政策:如参与疫情防控等全额扣除项目,可进一步优化抵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