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公益捐赠方式、抵税政策及个人间捐赠/无偿援助的税务处理
一、个人公益捐赠的常见方式
线上捐赠
公益平台:通过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水滴公益等平台选择项目,支持1元起捐,覆盖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
银行转账:登录银行APP搜索“公益捐赠”,选择合法慈善机构转账,需备注项目名称(如“阜阳爱心圆梦大学”)。
官方渠道:访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官网,填写信息后支付并获取电子证书。
线下捐赠
实物捐赠:联系当地慈善机构或社区组织,捐赠衣物、书籍等物资,需提前确认需求以避免浪费。
志愿服务:通过技能或时间参与支教、环保等活动(如“蓝信封”书信陪伴计划)。
月捐计划:在腾讯公益或支付宝公益中设置每月自动扣款,培养长期公益习惯。
特殊形式
股权/房产捐赠:将持有的股权、有价证券或房产捐赠给慈善组织,需按财产原值或市场价格确定捐赠额。
慈善信托: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管理,按委托人意愿长期支持公益事业。
二、个人捐款能否抵税?
可以抵税,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捐赠对象
必须通过依法设立且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如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进行捐赠。
捐赠用途需为慈善活动、公益事业(如教育、扶贫、济困)。
扣除比例
一般情况: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扣除。
特殊情况: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疫捐赠),从其规定。
留存凭证
需保留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公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
若捐赠时未及时取得票据,可暂凭银行支付凭证享受扣除政策,并在90日内补交票据。
申报流程
在年度汇算清缴时,通过“个人所得税”APP上传捐赠票据,或咨询税务机关。
示例:
A某2023年综合收入20万元,其他抵扣项7.8万元,捐赠3万元给贫困地区:
扣除限额 = (20 - 7.8) × 30% = 3.66万元
实际捐赠3万元 ≤ 3.66万元,可全额扣除,应纳税所得额 = 20 - 7.8 - 3 = 9.2万元。
若A某捐赠5万元:
实际捐赠5万元 > 3.66万元,仅可扣除3.66万元,应纳税所得额 = 20 - 7.8 - 3.66 = 8.54万元。
三、个人间捐赠及无偿援助的税务处理
个人直接捐赠给个人
不享受税收优惠:此类捐赠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范围,无法抵税。
风险提示:需警惕诈骗,正规机构不会收取“手续费”或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
无偿援助(如亲友间资金支持)
税务处理:
若为赠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接受捐赠收入不属于征税范围,无需缴税。
若为借款:需签订借款合同并明确还款期限,避免被认定为赠与或收入。
建议:
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凭证,证明资金性质。
避免频繁大额转账,以免被税务机关质疑资金来源或用途。
四、实践建议
验证机构合法性:通过民政部“慈善中国”平台查询机构备案信息,避免向个人账户或非法组织捐款。
合理规划捐赠:根据收入情况控制捐赠比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配捐计划)。
关注资金用途:选择提供反馈机制的项目(如“一对一助学”),定期通过官网或客服了解受助进展。
保护自身权益:参与线下活动时告知亲友行程,避免单独前往陌生区域;大额捐赠建议签订书面协议。
个人公益捐赠方式,个人捐款能否抵税?个人间捐赠及无偿援助
2025-09-02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