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等级分为哪三个?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三个档次,贫困学生收入最低标准为多少?
2025-09-01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贫困等级通常分为特别困难、比较困难、一般困难三个等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也对应这三个档次。以下是关于贫困学生收入最低标准及相关认定的详细说明:

  一、贫困等级划分标准

  特别困难:

  认定标准:家庭经济状况极端困难,完全无力支付学习及生活费用。

  典型情况:

  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孤儿、烈士子女等。

  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经济崩溃。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比较困难:

  认定标准: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能勉强支付学习费用,但无力支付生活费用。

  典型情况:

  城镇父母双下岗、单亲家庭且缺少经济来源。

  父母务农,有四名或以上的子女同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

  家庭月总收入超出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1%—50%。

  一般困难:

  认定标准: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困难,能支付学习基本费用及部分生活费用,但仍存在经济压力。

  典型情况:

  父母务农,有两名或以上的子女同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家庭经济负担一般。

  家庭月总收入超出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51%—100%。

  二、贫困学生收入最低标准

  贫困学生收入最低标准并非固定数值,而是根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经济状况、消费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以下是一些参考标准:

  国家层面:

  绝对贫困标准(已历史性消除):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年(2010年不变价)。这一标准在2020年底我国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后不再适用。

  动态监测线:以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基准,如2024年陕西省监测线为7200元/年。这一标准用于识别可能返贫的群体。

  地方层面:

  各地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南京市低保标准为1050元/月。

  贫困学生收入最低标准通常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挂钩,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地区、学校及政策而异。

  学校层面:

  高校在认定贫困学生时,会综合考虑学生家庭收入、财产、刚性支出及特殊情况。

  例如,某高校可能规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50%为特别困难,低于低保标准的100%为比较困难,低于低保标准的150%为一般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