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助学四类学生详解
一、四类困难学生的定义
根据教育资助政策,贫困助学的四类学生通常指国家重点保障的四类经济困难群体,具体包括:
1. 建档立卡学生
定义:家庭经济状况经国家扶贫系统认证,已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立有贫困户档案的学生。
资助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500元生活补助,寄宿生额外享受营养餐补助(小学1000元/年,初中1250元/年)。
高中阶段:每生每年3000元国家助学金,并可能免除学杂费。
高等教育阶段:优先申请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年)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最高16000元/年,研究生最高20000元/年)。
2. 农村低保家庭学生
定义:持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学生。
资助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每生每年1000元(小学)或1250元(初中)生活补助,非寄宿生每生每年500元(小学)或625元(初中)生活补助。
高中阶段:每生每年3000元国家助学金,并可能免除学杂费。
高等教育阶段:优先申请国家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3. 残疾学生
定义:持有残疾人证,因身体残疾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特殊支持的学生。
资助措施:
特殊教育资源:无障碍设施改造、辅助器具支持、专业教师指导等。
经济补助:部分地区提供专项助学金(每生每年500-1000元)。
高等教育阶段:优先申请国家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4. 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定义:无稳定经济来源的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被纳入特困救助供养范围的学生。
资助措施:
义务教育阶段:全额免除学杂费,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小学1000元/年,初中1250元/年)及营养餐补助。
高中阶段:每生每年3000元国家助学金,并免除学杂费。
高等教育阶段:优先申请国家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二、政策依据与认定标准
1. 政策依据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明确四类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点对象,需优先保障其资助权益。
地方性政策: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资助标准,如山东省对建档立卡学生额外提供“补差”保教费补助。
2. 认定标准
建档立卡学生:需提供扶贫部门出具的《扶贫手册》或相关证明。
农村低保家庭学生:需提供民政部门发放的低保证明或低保金领取记录。
残疾学生:需提供残联部门颁发的残疾人证。
特困救助供养学生:需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特困救助供养证明。
三、资助措施差异
1. 义务教育阶段
四类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和营养餐补助,寄宿生补助标准高于非寄宿生。
其他困难学生:如校内寄宿生,可申请一般困难补助(小学500元/期,初中625元/期)。
2. 高中阶段
四类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并可能免除学杂费。
其他困难学生:如非四类但家庭经济困难,可申请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700元)。
3. 高等教育阶段
四类学生:优先申请国家助学金(平均3300元/年),并可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最高16000元/年,研究生最高20000元/年)。
其他困难学生:可申请校内助学金、社会助学金或勤工俭学岗位。
四、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
1. 申请材料
核心材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建档立卡证明、低保证明、残疾证、特困救助供养证明等;
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
辅助材料:
家庭收入证明、重大疾病诊断书、突发事件说明等。
2. 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向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提交材料。
审核与公示:班级评议、院系初审、校级复核后公示名单(不少于5个工作日)。
资金发放:通过银行卡或校园卡发放,义务教育阶段按学期发放,高中和大学按月发放。
3. 注意事项
动态调整:家庭经济状况变化可申请调整资助等级。
诚信要求:严禁虚构信息,否则追回资助并记入诚信档案。
资源整合:可同时申请国家助学金、校内助学金、社会助学金,但需注意互斥条款(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不可兼得)。
五、总结
贫困助学的四类学生(建档立卡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是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重点保障对象,享受专项补助和优先资助。其他分类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级和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分类,旨在更精准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申请时需提供完整材料,并遵守诚信原则,确保资助资源公平分配。
贫困助学是哪四类学生,四类困难学生是指,贫困生四类人员包括哪些?
2025-08-19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