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贫困生认定标准细则
青海省贫困生认定依据《青海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青教规〔2020〕1号),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刚性支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具体标准如下:
1. 认定对象
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在园幼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本专科生、研究生。
2. 认定依据
家庭经济状况:
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城市 1050元/月,农村 710元/月)。
财产:无2套以上商品房、价值10万元以上机动车、金融资产超过当地年低保标准4倍(约 3.36万元)。
刚性支出:因病、因学、因灾等导致家庭刚性支出超过上年度总收入50%。
特殊群体:脱贫家庭学生、低保户子女、特困供养学生、残疾学生、孤儿等直接认定为“特别困难”。
3. 认定等级
特别困难(一档):无稳定收入,基本生活难以保障。
困难(二档):收入略高于低保线,但教育、医疗等支出压力大。
一般困难(三档):收入接近低保线,有部分自救能力。
4. 认定程序
提前告知:学校通过公告、家长会等方式宣传政策。
个人申请:学生(或监护人)提交《青海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及证明材料。
学校认定:
班级评议:班主任组织班级评议小组初评。
学校审核: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复核,结合大数据比对(如民政、残联数据)确定等级。
结果公示:校内公示 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录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二、青海省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青海省构建了“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资助体系,覆盖各教育阶段:
1. 学前教育阶段
保教费减免:1200元/生·年(脱贫家庭学生、低保户子女等)。
生活补助:1500元/生·年(同上)。
2. 义务教育阶段
免学杂费、免费教科书:小学 740元/生·年,初中 1030元/生·年。
生活补助:
寄宿生:小学 1250元/生·年,初中 1500元/生·年。
非寄宿生:小学 625元/生·年,初中 750元/生·年。
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生 5元/生·天(全年约 1000元)。
3. 普通高中阶段
国家助学金:一档 3000元/生·年,二档 2000元/生·年,三档 1000元/生·年。
免学费:1200元/生·年(脱贫家庭学生、低保户子女等)。
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国家助学金:2000元/生·年(涉农专业学生全部享受)。
免学费:2000元/生·年(农村、县镇非农户籍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雨露计划:脱贫家庭学生额外 3000元/生·年。
5. 高等教育阶段
国家助学金:本专科生平均 3300元/生·年,研究生硕士 6000元/生·年、博士 13000元/生·年。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最高 16000元/生·年,研究生 20000元/生·年(在校期间利息全免)。
学费补偿:应征入伍学生补偿学费,本专科生每年最高 16000元。
三、青海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特殊政策
1. 动态调整机制
每年9月重新认定,家庭经济状况改善的学生可能降档或退出资助。
突发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可随时申请临时救助。
2. 地区差异政策
六州地区(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海西):
高中助学金一档标准提高至 3500元/生·年。
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增加 200元/生·年。
3. 监督与投诉
省级监督:青海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0971-6303691。
投诉渠道:如遇认定不公或资助未到位,可拨打 12315(市场监管)或向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反映。
四、关键提示
材料留存:申请后需保留低保证、残疾证等原件备查,部分学校需年度复审。
政策查询:最新政策详见青海省教育厅官网“学生资助”专栏。
优先原则:一档学生100%覆盖,二档、三档按剩余资金比例分配。
示例流程:
9月开学后提交申请材料→学校10月公示名单→11月助学金到账。
贷款学生需先办理回执确认,贷款到账后优先抵扣学费,剩余金额发放至学生账户。
建议根据具体学段和户籍地提前咨询学校资助办公室,确保材料齐全以避免延误。
青海省贫困生认定标准细则,青海贫困学生资助,青海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
2025-06-17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