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户的条件、定义及标准与要求
一、建档立卡户的定义与背景
建档立卡户是国家为精准识别和帮扶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过系统化登记贫困家庭信息,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避免“大水漫灌”式扶贫。这一制度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基石,为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供了科学支撑。
二、建档立卡户的条件
申请建档立卡户需同时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收入标准
家庭人均纯收入需低于当地扶贫标准(如2020年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4000元/年,2010年不变价)。
收入需稳定不足,且因病因灾等导致返贫风险高。
多维贫困标准
教育:家庭存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或无力承担高中、大学学费。
医疗:家庭成员患大病、慢性病,医疗支出占比过高。
住房:居住危房(C级需修缮,D级需重建),或无安全住房。
特殊群体优先
残疾人、孤寡老人、单亲家庭、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可优先纳入。
动态管理
每年调整一次,脱贫家庭需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标,不愁吃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
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可被重新纳入。
三、建档立卡户的标准与要求
申请流程
农户申请: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交书面申请,并附上身份证、户口本、贫困证明等材料。
民主评议: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步名单。
公示公告:评议结果在村内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
逐级审核:乡镇政府审核后上报县级扶贫部门,最终确定建档立卡对象。
系统录入:将审核通过的建档立卡对象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所需材料
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婚姻状况证明(如结婚证、离婚证等)。
家庭收入证明(如工资单、经营收入证明等)。
财产状况证明(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等)。
刚性支出证明(如医疗费用发票、学费收据等)。
特殊群体证明(如残疾证、诊断证明等)。
审核机制
合规性审查:重点核查优惠条件持续满足情况,如高新技术企业需每年填报年度发展情况报表。
关联交易管理:跨地区经营企业需关注税负差异,避免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优惠衔接处理:企业同时符合多项优惠时,应选择最优政策组合,注意政策叠加限制。
四、建档立卡户的政策优惠
建档立卡户可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包括但不限于:
教育资助
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覆盖,如免学费、免住宿费、提供生活补助等。
专项资助计划,如雨露计划(中职/高职生每年3000元补助)。
医疗救助
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如“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补充保障。
产业扶持
发放能繁母羊、提供技术培训等产业扶持措施。
小额信贷等金融支持。
社会保障
低保金、残疾人补贴等社会保障政策。
住房安全保障,如危房改造补助。
五、动态管理与退出机制
建档立卡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家庭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退出机制:脱贫家庭需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方可退出,防止“被脱贫”。
返贫预警: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持续监测,及时干预。
年度调整:每年根据家庭收入、财产等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帮扶对象的准确性。
六、总结
建档立卡户制度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登记贫困家庭信息,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申请建档立卡户需满足收入、多维贫困等标准,并经过严格的申请流程和审核机制。建档立卡户可享受教育、医疗、产业扶持等一系列政策优惠,同时根据家庭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这一制度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贫困人口的关怀,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建档立卡户条件,建档立卡户是怎么回事?建档立卡的标准与要求
2025-05-30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