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怎么做公益,个人可以做哪些公益?普通人想做公益的途径有哪些
2025-05-29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普通人做公益的15种方式及参与途径

  一、零门槛公益:随手可做的善意

  线上公益平台

  捐步数/捐声音/捐知识:通过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等平台,将每日运动步数、朗读故事或专业知识转化为善款(如“捐步数配捐”活动)。

  转发求助信息:帮助扩散大病筹款、寻人启事等真实求助,利用社交网络扩大影响力。

  消费即公益

  购买公益商品:选择标注“公益宝贝”的电商产品,商家会将部分收入捐赠给指定项目。

  参与公益市集:在闲鱼等平台交易闲置物品时,勾选“捐赠收益”选项。

  环保行动

  垃圾分类与回收:参与社区垃圾分类,通过“蚂蚁森林”等应用积累绿色能量,助力荒漠化治理。

  减少一次性用品:自带杯、环保袋,间接减少资源浪费。

  二、技能变现公益:用专业能力助力

  技能捐赠

  设计/翻译/编程:通过“善意设计平台”“译言网”等,为公益组织提供免费设计、翻译或开发服务。

  法律/心理咨询:加入“法律援助志愿者库”或心理援助热线,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支持。

  知识传播

  开设公益课程:在“网易公开课”“知乎Live”等平台分享技能,收益捐赠给教育基金。

  录制有声书:为视障人群录制书籍音频,或参与“喜马拉雅公益计划”。

  三、志愿服务:深度参与公益项目

  社区服务

  助老助残:定期探访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协助购物、打扫或陪伴聊天。

  社区图书馆管理:整理图书、组织阅读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共建。

  教育支持

  乡村支教:通过“美丽中国”“为中国而教”等机构,利用寒暑假或长期支教。

  线上辅导:在“云支教”“作业帮公益课”平台,为偏远地区学生答疑。

  应急救援

  加入救援队:参与“蓝天救援队”等民间组织,接受急救、灾害应对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后,加入灾后心理援助团队。

  四、环保与动物保护:守护地球生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

  公民科学家:通过“iNaturalist”APP记录身边物种,为科研提供数据。

  清理入侵物种:参与本地环保组织的外来物种清除行动。

  动物保护

  流浪动物救助:加入“领养日”活动,或为动物救助站提供物资、运输支持。

  反对虐待宣传:在社交媒体转发反虐待立法进展,参与线下倡议活动。

  五、企业合作公益:借力资源放大影响力

  公益配捐

  企业配捐计划:在“99公益日”等节点,通过企业配捐让个人捐赠翻倍(如捐1元,企业配捐3元)。

  公益消费券:使用企业发放的公益消费券,间接支持项目。

  员工志愿者计划

  团队公益日:联合同事发起公益活动(如旧衣回收、环保徒步),企业可能提供资金或物资支持。

  六、日常公益:融入生活的善意

  旧物新生

  捐赠闲置物资:通过“飞蚂蚁”“白鲸鱼”等平台,将旧衣、书籍捐赠给山区或灾区。

  以物易物:参与社区跳蚤市场,交换闲置物品,减少浪费。

  助农行动

  购买助农产品:通过“公益中国”“本来生活”等平台,直接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

  乡村旅游帮扶:选择有公益属性的民宿或旅行团,部分收入用于当地发展。

  倡导与监督

  参与政策倡议:在政府官网留言支持反歧视、环保等立法。

  监督公益项目:通过“慈善中国”平台查询机构资质,举报违规行为。

  参与公益的5大核心途径


  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机构:通过“慈善中国”官网查询机构备案信息,避免虚假募捐。

  理性捐赠:不盲目跟风,优先支持信息公开透明、项目执行高效的机构。

  保护自身权益:参与线下活动时告知亲友行程,避免单独前往陌生区域。

  公益无需等待,从转发一条求助信息、减少一个塑料袋开始,你的每个微小行动都能成为改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