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类型七大类”的表述,并非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分类,而是部分地方或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的细化分类方式。以下为您整理常见的七类贫困生认定标准及依据:
一、常见七大类贫困生分类及认定标准
二、认定流程与关键节点
自主申报(每年9月)
学生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附证明材料复印件
承诺所填信息真实,签字确认
民主评议
班级评议小组(学生代表+班主任)审核材料真实性
投票确定困难等级(一般困难、比较困难、特别困难)
学校审定
学院初审→学生资助中心复核→校级领导小组终审
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异议申诉
三、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1:多重身份叠加认定
情形:安康市汉滨区学生小张,父母均为残疾人(持二级《残疾证》),家庭享受低保。
认定结果:
同时符合“城乡低保家庭”和“残疾学生”两类标准
享受最高档助学金(如本专科生3800元/年)
案例2:突发困难临时认定
情形:商洛市商州区学生小王,父亲突发重病医疗费自付10万元。
认定流程:
提交村委会出具的《突发困难证明》及医疗费用清单
经民主评议认定为“其他特殊困难家庭”
享受临时补助2000元及学费减免
四、政策依据与监督渠道
核心文件:《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
监督电话:教育部学生资助热线(010-66097980/8080),各省同步开通热线(如陕西省029-88668832)
防诈提示:认定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警惕“交钱保过”“内部指标”等骗局
提示:贫困生认定标准动态调整,建议通过县级教育局或学校资助中心获取最新政策。如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要求复核并出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指标体系》评分明细。
贫困类型七大类,七大类贫困是哪七类,七大类贫困生认定标准
2025-05-27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