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身份认定及政策时效性解答
一、学校是否知晓学生的建档立卡身份?
(一)数据共享机制
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教育部门与乡村振兴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学校在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或资助审核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学生建档立卡信息: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直接标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等身份标签。
省级数据平台:如陕西省“教育扶贫精准资助”系统,实时同步县(区)乡村振兴局数据。
入学前核验:部分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要求学生勾选建档立卡选项并附证明材料。
(二)隐私保护措施
信息加密传输:学生身份信息通过教育内网传输,禁用互联网渠道。
权限分级管理:仅资助中心专职人员可查询完整数据,辅导员仅获知“是否符合资助条件”结论。
公示脱敏处理:资助名单公示时隐去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仅保留姓名、学院、资助金额。
二、如何认定“原建档立卡学生”?
(一)政策定义
“原建档立卡学生”指曾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现已实现稳定脱贫但仍需教育帮扶的家庭学生。根据《陕西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陕教规范〔2019〕15号),认定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历史记录:曾被县级乡村振兴局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需提供《扶贫手册》或系统截图)。
脱贫状态:当前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但未满5年过渡期(2021-2025年)。
教育需求:因学致贫风险仍存在,如多子女同阶段就学、家庭成员患慢性病等。
(二)证明材料清单
身份证明:县级乡村振兴局出具的《原建档立卡家庭证明》(需注明脱贫年度)。
收入证明:家庭成员近6个月工资流水或村委会《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表》。
在读证明:学生证或学校在读证明(研究生需附录取通知书)。
三、建档立卡政策何时结束?
(一)国家政策框架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建档立卡政策实施过渡期管理:
过渡期时长:2021-2025年,共5年。
政策延续性:
教育资助:原建档立卡学生继续享受免学费、助学金等政策至当前学段毕业。
动态调整: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可重新纳入资助范围。
(二)地方实施细则
陕西省教育厅明确:
本专科生:2025年前入学的原建档立卡学生,在校期间持续享受免学费、助学金。
研究生:按入学年度政策执行,过渡期内录取学生参照本科生标准资助。
特殊情形:服兵役、休学学生保留资助资格,复学后继续享受。
四、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1:数据比对识别身份
情形:延安市安塞区脱贫家庭学生李某,2024年考入西北大学。
流程:
录取时,省招办通过高考报名系统向省教育厅推送考生户籍信息。
省教育厅与省乡村振兴局数据比对,自动标注李某为“原建档立卡学生”。
入学后,李某无需申请,直接享受免学费5500元/年、助学金3800元/年。
案例2:过渡期政策延续
情形:汉中市西乡县脱贫家庭学生王某,2020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考取本校研究生。
政策适用:
本科阶段:享受免学费、助学金至2024年毕业。
研究生阶段:按入学年度(2024年)政策,继续享受助学金6000元/年,但不重复享受免学费。
五、咨询与核实渠道
陕西省学生资助事务中心:029-88668832(工作日8:00-18:00)
县级乡村振兴局:可开具《原建档立卡家庭证明》并加盖公章。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登录[中国学生资助]官网,输入身份证号查询资助记录。
提示:若对身份认定或政策执行有异议,可要求学校资助中心出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截图,或向省级教育部门申请复核。
学校知道你是建档立卡吗?怎样才算原建档立卡学生,建档立卡到哪一年结束
2025-05-27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