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特困生,什么叫特困儿童家庭,特困儿童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2025-05-12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一、什么是特困生?

  特困生是指家庭经济状况极度困难,无法承担基本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需要依赖国家或社会的资助才能完成学业,属于教育资助体系中的重点帮扶对象。

  核心特征:

  家庭经济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线);

  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无稳定经济来源,或因突发变故导致经济崩溃;

  享受国家助学金、免学费、生活补助等最高档次资助。

  二、什么是特困儿童家庭?

  特困儿童家庭是指家庭整体经济状况极度困难,无法满足未成年子女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的家庭。这类家庭中的儿童通常被认定为特困儿童,需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如低保、特困供养)和教育资助体系双重保障。

  家庭典型特征: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

  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如残疾、重病)、无财产性收入;

  可能包含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

  三、特困儿童的认定条件

  根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民发〔2021〕43号)及教育资助政策,特困儿童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家庭经济状况条件

  收入低于低保标准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农村特困供养标准通常高于低保标准)。

  参考数据:2023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约756元/月,农村约582元/月(各地差异较大)。

  财产符合限定要求

  家庭无商品房、车辆(残疾人代步车除外)、商铺、厂房等非必需高值财产;

  银行存款、证券等金融资产不超过当地规定限额(如5万元以下)。

  刚性支出压力

  家庭成员重大疾病、残疾护理、教育支出等刚性支出占比过高(如超过家庭年收入的50%)。

  (二)家庭成员劳动能力条件

  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

  父母双方或一方因残疾、重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如残疾等级一、二级);

  监护人年龄超过60周岁且无其他赡养人。

  特殊家庭结构

  孤儿(父母双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失联、服刑等);

  单亲家庭且监护人无固定收入(如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

  (三)突发变故条件

  家庭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意外事故(如伤残、死亡)、重大疾病(如癌症、尿毒症)导致经济崩溃;

  家庭负债超过偿还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

  (四)政策优先认定情形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儿童;

  低保家庭儿童;

  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儿童;

  残疾儿童(尤其是一、二级残疾);

  烈士子女。

  四、特困儿童认定流程

  申请

  监护人或儿童本人向户籍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填写《特困人员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如低保证、残疾证、医疗诊断书)。

  审核与公示

  乡镇(街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核实家庭情况;

  公示期不少于7天,接受社会监督。

  审批与救助

  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后,纳入特困供养范围,按月发放救助金(如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约600-800元/月);

  教育部门同步认定为特困生,享受免学费、助学金等资助。

  动态管理

  每半年复核一次家庭经济状况,经济好转者退出,新出现困难者及时纳入。

  五、关键区别与政策衔接

  特困生 vs. 特困儿童:特困生范围更广(涵盖全学段学生),特困儿童特指未成年群体,需同时满足家庭经济和监护人条件。

  政策叠加:特困儿童可同时享受社会救助(如特困供养金)和教育资助(如“两免一补”),但需避免重复补助(如已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者,可能不再享受低保)。

  六、操作建议

  申请材料:提前准备户口本、身份证、低保证、残疾证、医疗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咨询渠道:

  全国社会救助服务热线:12349;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https://www.xszz.cee.edu.cn)。

  地区差异:具体标准以当地民政、教育部门解释为准(如东部沿海地区特困线可能高于中西部)。

  通过精准认定,特困儿童可获得生活、教育、医疗等全方位保障,助力其健康成长和公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