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标准的基本概念,贫困的具体概念是什么?贫困户标准是什么条件
2025-04-03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贫困标准的基本概念

  贫困标准,也称为贫困线,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它是测量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程度的基础,是制定扶贫政策、评估扶贫成效、开展监测的重要基础性指标。

  贫困的具体概念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通常指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它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具体来说,贫困可以分为多个层面和类型:

  物质层面贫困:指个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如衣、食、住、行)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

  精神层面贫困:在物质层面的贫困得到满足之后,渴望学到知识或能力,希望精神生活得到丰富的状态。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相对贫困则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

  贫困户标准是什么条件

  贫困户的标准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家庭总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这是判断一个家庭是否为贫困户的核心条件。

  特殊困难情况:

  因病、因残、因灾等特殊情况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或基本生活陷入困境。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

  其他条件:

  家庭财产状况需符合当地规定,通常不会有生活用机动车辆(普通二轮摩托车和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除外)以及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

  学生贫困户还可能包括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教育费用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