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病救助政策,政府大病补助政策,大病国家有哪些救助或补偿?
2025-02-20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国家大病救助政策和政府大病补助政策是面向患有重大疾病并因此造成经济压力和困难的城乡居民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以下是对这些政策的详细解析:

  一、国家大病救助政策

  救助对象:

  特困人员(含孤儿)、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

  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

  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简称因病致贫重病患者)。

  救助内容:

  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门诊慢特病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以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年度起付线以下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费用,按规定全部纳入救助保障范围。

  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返贫致贫人口医疗救助不设年度起付线,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按一定比例救助,年度救助限额为一定金额(如3万元)。

  对三重制度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如5000元)以上部分,按一定比例(如70%)给予再救助,年度再救助限额为一定金额(如2万元)。

  救助程序:

  救助对象需向当地所在居委会或相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必要的医疗证明和费用单据。

  经审核确认后,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将获得相应的救助金或医疗优惠。

  二、政府大病补助政策

  补助对象: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居民。

  患有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大病统筹报销目录内的重大疾病的患者。

  补助内容:

  社会医保的大病统筹:符合医保政策的大病患者,可以在不超过大病统筹报销上限范围内予以报销。

  补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超出基本医疗报销费用和大病统筹费用报销费用之外的自付费用,可以进入补充医疗报销范围。

  大病医疗救助:面向低保群体、特困供养群体等的大病医疗救助项目,提供额外的医疗费用补助。

  补助标准:

  大病补助的报销比例和上限因地区、医保类型以及个人实际医疗费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报销比例不低于70%,且会有一定的报销上限(如30万元)。

  三、其他相关救助或补偿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扩大:

  家庭成员(配偶、子女、父母甚至兄弟姐妹)可共享医保个人账户资金。

  跨省结算功能使得无论家庭成员身在何处,医保账户资金都能实时结算。

  特定疾病的专项救助:

  针对某些特定重大疾病(如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国家可能提供专项救助资金或医疗优惠。

  慈善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慈善机构和社会力量也会参与大病救助工作,为患者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和医疗援助。

  综上所述,国家大病救助政策和政府大病补助政策为患有重大疾病的城乡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和医疗优惠。同时,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的扩大和特定疾病的专项救助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帮助。患者应及时了解并申请相关政策待遇,以减轻经济负担并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