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一家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成立时间:2007年8月28日
性质:公募基金会
登记注册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业务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宗旨:唤醒公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责任,配合政府调动民间力量修缮和保护中国文化、历史遗迹,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原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人类
二、标志解读
基金会的标志主体由麒麟、基台和橄榄叶三部分构成,图案标识下方配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英文字样。具体解读如下:
麒麟:气宇轩昂,象征着祥瑞和仁爱。它仰天长啸,唤醒着全社会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它长啸的头部是回头状,意味着不忘过去,表达着基金会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
基台:深厚稳固,意为华夏文化的“宏大感、历史感、民族感”。它象征着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有序和多元结构、平台广阔、大有作为。同时,也代表基金会的精神,即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努力拼搏、自强不息。
橄榄叶:左右共有九对,象征世界和平美好、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象征中国的文化厚德载物、欣欣向荣。
三、主要成就与项目
近年来,基金会开展了多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中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主要包括:
华夏文化遗产万里行
文化名城名镇的标识系统工程
华夏儿童民族艺术展演
这些项目不仅增强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还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四、资金来源与使用
资金来源:基金会具备在海内外募集资金的资格,资金来源广泛,包括社会各界热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捐赠人、企业、团体等。
资金使用:基金会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制度,确保资金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时,基金会还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全面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社会影响与荣誉
社会影响:基金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推动了多个保护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中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基金会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展览等方式,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荣誉:基金会曾被评为“2024年度—2026年度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这表明其在公益事业方面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综上所述,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一家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基金会将继续秉承宗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一家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2025-02-13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