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贫困是一个关于贫困状态的重要概念,以下是对其定义及标准的详细阐述:
一、绝对贫困的定义
绝对贫困,又称为生存贫困或物质贫困,指的是个人或家庭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无法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这种贫困状态不仅涉及物质资源的匮乏,还可能导致基本生活必需品如住房、食品、用水、医疗、教育、交通等的供应存在严重缺陷。
二、绝对贫困标准
绝对贫困标准通常是以最低生活保障线或贫困线来划定的。在确定这种贫困线时,运用的是最大限度节俭的原则,即除了为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需购买的物品外,其他一切都不能包括在内,而且所有购买的物品必须是最简单的。
关于绝对贫困的具体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国家可能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某一特定数额(如627元或2300元等)的家庭视为绝对贫困人口。在中国,2011年制定的现行贫困标准中,绝对贫困指纯收入少于2300元每年,即月收入不足192元的人。而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这些标准也可能会进行调整。
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区别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绝对贫困,有必要将其与相对贫困进行区分。相对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关注的是个体或家庭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通常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或中位数收入相比。相对贫困的界定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而绝对贫困则更侧重于生存需求的满足,即个体或家庭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
综上所述,绝对贫困是一种极端的贫困状态,它涉及个人或家庭在物质资源上的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贫困标准,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帮助那些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从而推动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绝对贫困的定义,绝对贫困标准,什么叫做绝对贫困?
2024-12-19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