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涵盖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合理成本和费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其标准:
一、职工薪酬及相关费用
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但另有说法认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或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
股权激励: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残疾人工资: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二、利息费用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
三、保险费用
五险一金: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其他商业保险:除了上述明确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之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四、资产折旧与摊销
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年限和残值率计算扣除。
无形资产摊销:同样按照税法规定的方法和年限进行摊销扣除。
五、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
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但特定行业(如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等)的扣除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六、捐赠支出
公益性捐赠: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七、其他费用
劳动保护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手续费和佣金:企业发生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其税前扣除限额一般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的5%。但特定行业(如电信企业、保险企业等)的扣除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专项资金:据实扣除。
党组织工作经费: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准予扣除。
八、不得扣除的项目
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企业所得税税款。
税收滞纳金。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赞助支出。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项目和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可能会随着税收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变化。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前扣除时,应密切关注税法及相关政策的变化,确保扣除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企业也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准确计算和申报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标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有哪些?
2024-12-11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