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学生网站:肥西县李秀敏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赴烧脉学校开展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
2023-11-22    发布人:西安市天禾助学慈善基金会

  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成长,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素养,真正实现由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课堂转型。11月21日下午,肥西县李秀敏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来到肥西县烧脉学校开展了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由示范课展示、专题讲座两部分组成。肥西县烧脉学校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和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节课由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秀敏老师执教三年级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李老师根据文章脉络层层引导学生走进课文,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愿望变化的历程,李老师首先由“看插图,猜主人公”环节引入,帮助学生复习童话的特点;接着通过“了解故事,明确主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文,梳理课文脉络;最后通过“复述故事、续编童话”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复述故事,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本堂课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粒种子逐步变成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突显了“心怀美好,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李老师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读、思、说相结合,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落到了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趣味,让学生收获满满。

  第二节课由名师工作室方玉娟老师执教三年级略读课文《一个粗瓷大碗》。方老师基于智慧空间搭建互通融合桥梁,将开展红色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体现立体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红色精神植入学生心田。方老师通过博物馆讲解视频导入,教学中用默读、猜读、演读、诵读等具体可操的语文学习形式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入文本,并以“通讯员”“炊事员老李”“七班战士”“粗瓷大碗”等多个身份,从多个角度来讲述赵一曼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对“粗瓷大碗”故事的了解、对革命烈士赵一曼的认识逐层加深。“粗瓷大碗”这根红线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则在这根红线的引领下,触摸文本、深入体悟、建构语言、发展思维、升华情感。学生在“革命主题”教材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烧脉学校安翠楠老师详细且清晰地讲授了制作一堂微课的大致流程。她认为,微课归根结底是课,是以视频的形式体现教学目标的设定、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教学材料的呈现、学习兴趣点的深入理解。安老师还介绍了音频与视频的录制设备及录制步骤,讲授内容系统且完善。

  老师们凝神聚听,笔录不停。课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她们从新课标的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手段的采用、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等多维度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构建好课堂的标准,整个研讨过程氛围热烈融洽。

  本次助学支教活动帮助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取得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相信老师们对基于新课标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烧脉学校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理念,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来源:凤凰网安徽